有句話說的好, 「錢不是萬能的,但沒錢是萬萬不能。」
在社會上生存,包括交際,沒有錢,似乎一切都沒有了意義。
年少時,總會覺得錢並不能夠代表一切,思想才是最主要的,可是如果你連基本的溫飽都解決不了的話,上哪空談理想呢?
沒錢是一種什麼狀態?有這樣一段話,描述得極為精彩:
「以前覺得掙錢不重要,現在才知道星辰和大海都需要門票,而詩和遠方的路費也很貴。」
誰又不想縱情高歌、快意人生呢?可現實卻是「民謠很便宜,但小酒館裡的酒不便宜」—— 要是我們稍微不努力,可能連情懷都養不起。
我們大多人都沒有一個可以拿得出手的家庭條件,沒辦法「拼爹」,所以完全沒有必要去糾結自己的出身,只能憑藉自己的雙手打拼掙錢。
錢沒了,還能掙。一個人沒錢並不是最可怕的,暫時的沒錢也不算「窮」,知陽認為,失去了這3樣東西,那才算得上是真正的「窮人」。
01 失去了「盼頭」
每個人活得都很累,雖說每個人累的理由各不相同,但大多都是因為「沒錢」。
時常聽到身邊的人在感歎: 「人生可真累啊,不僅窮還看不到希望,這樣的日子到底有什麼盼頭?」
曾經聽到這樣的感歎時,我也深以為然,直到有次聽到另一位朋友一番話之後才發現 :原來「沒盼頭」比「沒錢」更可怕。
朋友高中畢業之後就出社會工作,在親戚的工地上從小工做起,到之後開始承包工地,賺了不少錢,還開了一家建築公司當起了老闆。
可有次工地事故,讓他欠下巨額債務,之後沒辦法只能再次回到工地打工。有次跟他一起吃飯時,他並沒有表現得多麼沮喪,反而還滿懷憧憬地說:
「我曾經賺到過很多錢,證明我是有實力可以賺到錢的。現在的情況只是暫時的,遲早我還是會翻身。」
在他風光的時候,我們認為他「很有錢」,可當他落魄的時候,我們依然不覺得他「很窮」。
一個對未來有盼頭、有希望、有憧憬的人,無論如何都不會是個「窮人」,頂多只能算是一個「暫時沒錢的人」。
02 失去了「眼光」
不管是眾所周知的著名成功人士,還是我們身邊事業有成的朋友,他們身上都有一個共同點:眼光長遠。
有長遠眼光的人,往往不會把眼前的成敗得失看得很重。他們更懂得如何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,如果說普通人是走一步看三步,那麼他們就是走一步看十步。
有一個關於窮人和富人的故事,說的其實也是這個道理。
當一個人的眼光太短淺,甚至沒有眼光時,那麼這個人就會錯失賺更多錢的機會: 沒眼光,等於沒機會,自然就「窮」。
03 失去了「底線」
正所謂「窮則思變」。很多人在經濟或者精神貧窮時就會想辦法突破改變現狀。
有些人通過自身努力、充實自我、提升學習等正確積極的方式來「求變」,而還有一些人則不顧原則底線,不擇手段來「求變」。
不同的「變」會有不同的結局,那些提升自我而獲得的改變,不僅讓自己徹底擺脫了物質上的貧窮,還讓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富裕。
可那些失去了「底線」的人,可能短時間獲得了看似「富裕」的物質條件,但不僅不長久,還有可能因此而走上犯罪的不歸路,害人又害己。
老話說: 「人窮志不窮。」
我們既沒有必要去羡慕別人的富,也更沒有必要哀怨自己的苦。
有錢人有有錢人的一日三餐,沒錢的人也有自己的一日三餐,不同的可能是菜品的花樣,相同的則是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的和睦。
只要一家人為了生活而努力,誰又有資格嘲笑你?
我們不會嘲笑跪著掙錢的人,但一定會唾棄那些沒底線、丟原則賺大錢的人。
或許暫時你沒錢,但你為了家人、為了底線、為了原則而掙錢流汗的樣子,很「富有」。
寫在最後
當你沒錢的時候,其實你要告訴自己: 別氣餒,自己正在走上坡路。
道理很簡單,自己都已經到這樣的地步了, 還能再差到哪裡去呢?
只要自己還能對未來有所憧憬,對生活抱有希望,對自己充滿信心,對底線堅守如初,一切都將越來越好。
生活再怎麼不如意,工作再怎麼不開心,感情再怎麼不順利,又如何?
只要還活著,只要還有盼頭,只要還有信心,只要還有底線,就依然「富有」。
但是如果你連上述的這3條底線也喪失的話,那麼你真的是個「窮人」,沒有翻天的那一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