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每個人在步入社會的時候,都希望自己可以比同齡人更優秀,在事業上有所發展,但是有些人在開始的時候並不是什麼都很自信,自卑的人也很多,羡慕優秀的人。
其實,每個人都有不程度的自卑,優秀的人也不例外!
在《自卑與超越》中,作者阿德勒講到: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,因沒有一個人對其現在的地位感到滿意。
我們人類的行為都來自於自卑感,為了克服自卑,於是有人超越自卑,越來越優秀。
在自卑的驅使下,越優秀,視野越開闊,對自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,所以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,成大器前,一般都有徵兆。
「人成大器,必有徵兆」自卑的人若有這三個特徵,往往容易超越自卑,也往往容易有出息。
01.越優秀的人自卑後,越能看到自己的不足
國慶大火的《我和我的家鄉》,讓我再一次看到「票房擔當」張譯的身影,演啥像啥的他曾經也自卑得一塌糊塗。
長相、表演都差強人意,連劇團的領導都說他:「班裡16個人,就他一個不會演戲」。
導演胡玫也不看好張譯:「你記住,男演員28歲再不出來,就洗洗睡吧。」
張譯也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先天不足,他坦言:
「有天賦的,聰明的都是一下子就飛老遠,像我就只能哼哧哼哧的慢慢飛,沒辦法」。
於是,張譯從小人物開始鑽研,一點一點打磨演技,塑造了一個個經典的影視形象,以至於讓人忘記了他是在表演,而是真實地在經歷過劇中的人生。
不管是賣座的《八佰》,還是《我和我的家鄉》,張譯的演技可圈可點,這個其貌不揚的小夥子終於超越了自卑,迎來了事業上的春天。
阿德勒發現,很多的畫家和詩人其實在視覺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,但是他們也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缺陷,然後他們會努力通過特定的訓練,讓他們克服身體的缺陷,最後他們反而可能在視覺的利用上比正常人做得更好。
沒錯,正如作者在《自卑與超越》中講到的那樣: 很多取得很大成就的人並不是一開始全都是優秀的,恰恰可能他們都帶著先天的缺陷,但是他們都能夠正視這個缺陷,堅持努力,於是就取得了驕人的成績。
優秀的人懂得對自己的缺點進行補償,最終成就了別人成就不了的事。所以,自卑感並非是一種不好的負面情緒,對那些優秀的人來說,反而可以將它轉換為不斷學習和提升的動力,從而推動著自己變得更加優秀。
02.越優秀的人自卑後,對自身的要求越高
我有一個寫作多年的朋友,在寫作上,她對自己真是下了狠手。
要說她如今在寫作圈的能力,那是有目共睹的,可她一直覺得自己還是不夠好。
事到如今,她還一直沒有邁過自卑這個坎。
她深知自己不是科班出身,沒有過硬的知識儲備,所以在很多科班出身的人面前,她自卑過,懷疑過,但最終,還是決定堅持自己的夢想。
她逼迫自己必須每天練筆,寫不夠2000字不許出門,白天偷了懶,她要求自己熬夜也得把文章寫出來再睡。
每隔一段時間,她就嘗試一種新的文體,有編輯說她古代人物寫得不咋地,她就買來一摞書,一本一本看,研究大號的寫作風格,硬是啃下了這位編輯的心。
如今,幾乎什麼樣的 文體 ,她都已經能夠很好地駕馭,再加上她筆耕不輟,所以已經把科班出身的實力部隊都遠遠地拋在了後頭。
她和我說過,她的團隊中還有一位阿姨級的寫作愛好者,雖然只有初中學歷,但愛寫的心卻一直高昂,投稿處處開花。
年過五旬的她在寫作培訓師中,居然比年輕的高學歷後輩們做得還要好。
可都這麼牛掰了,她卻不敢懈怠,心裡還是有隱隱的自卑作祟,還在不斷地鞭策自己變得更好更優秀。
由此可見,優秀的人之所以自卑,並不是他們做得有多不好,是因為他們對自己有軍人般的高要求。 所謂「不滿是向上的車輪」,因為他們永遠都對自己的現狀不滿,所以,他會永遠在不斷向前的路上。
那些優秀的人會自卑,其實是因為他們對於優越感的追求比我們普通人要強烈,他們真的也許不比我們天資好多少,不過是他們從來都不會放過自己賴在舒適區裡享樂,而是把提升自己當成人生的樂趣,所以他們永遠對自己不滿。
03.越優秀的人自卑後,眼界越高,欲望越強
有學生問古希臘哲學家芝諾說:「老師,你的學問那麼淵博,為什麼還那樣謙虛?」
芝諾回答說:「知識就好像一個圓,已知的在圓內,未知的在圓外,知道得越多,這個圓越大,圓越大,未知的就越多.」
芝諾的學問越是淵博,眼界也就越發開闊,然後求知的欲望也就越強。
用這句話來形容董卿也是恰如其分,人到中年的她,現在依然是央視妥妥的C位。
她主持的節目《朗讀者》一經播出後,刷爆了各大社交網路,第一期就在豆瓣上拿下9.3的高分。
其實董卿的起點並不高,她當初只是浙江藝術學院的一名普通大專生,畢業後,進入浙江台工作。
工作了幾年,事業並沒有什麼浪花,但是卻也開闊了她的眼界,激發了拼搏事業的雄心,所以,她並沒有被安逸撂倒,先後考取了上海戲劇學院的電視編導系本科,和華東師范大學古典文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。
讀書越多,眼界越寬,實力越強,命運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,董卿開啟了央視之路。
初到北京,主持的節目反響並不好,她反復調整,自卑就像一條毒蛇一樣在啃咬著她,於是哪怕回家已淩晨3點,董卿還要打著哈欠背臺詞。 怕裙子弄皺影響節目效果,她索性就跪在凳子上,邊休息邊看稿子。
終於她成功地成為了「央視一姐」。
然後央視的平臺讓她優秀的同時,讓她的眼界更高,提升自己的欲望更強。2014年,董卿毅然放下心愛的話筒,赴美深造。
2016年,董卿帶著《中國詩詞大會》重新出現在央視鎂光燈下,名著典故脫信手拈來,一顰一笑都是詩詞,妥妥的央視C位擔當。
優秀的人,未知的圓更大,眼界也愈加開闊,欲望也就越大,她越是覺得自己懂得少,於是,為了更高的追求,她進入了不斷迴圈向上的命運改變中。
阿德勒說:其實自卑感並不一定是壞事,它其實也可以促使一個人去改變自己目前的處境,就像一個人只有意識到自己的無知之後,他才能更好地學習,然後去迎接更好的生活,這也是促使科學進步的根本原因。
阿德勒甚至直接斷言:人類進步的基礎就是因為自卑感的存在。
沒錯,如果你也像阿德勒那樣超越自卑,像我在今天的例子中提到的這些優秀的人一樣,成為行業的翹楚。
希望我們每個人在自卑的時候,不要放棄學習和努力,有壓力才有動力,人們才會成長,只有不斷的讓自己變得更好,你才會成為精英中的精英。